申請進來念中文系的人一定多如此立志:
1.愛文學2.希望賴此以維生,
而這是需要有策略與方法的。為什麼?因為台灣數十年來中文系成為國文教師養成班的體系已經斷裂,請自行上網查看相關統計數字便可以算出來。
還有誘人的「公職」,適合語文學系的科目也早已納入政府的「瘦身規畫」。
但是,我們如今天天在課程中都會接觸到的古典文學家,他們看起來都聰明過人、而且用心、用功的程度也很深,又有誰為他們的未來提供過任何保障?
剛好相反,看起來麻煩多得很,越是傑出、優秀的人才、災難越多,蘇東坡就是個例證。
策略—
建立永續經營的格局。
方法—
1.要勤於筆耕,最好經營一個blog。
2.投稿,先不要在乎金錢報酬,只求能發表,所以,對於系刊、班刊(有嗎?應該要有。)的徵稿都要踴躍,因為除了可以磨練,更重要的是測試讀者反應。創作,不應只是孤芳自賞的藝術,特別是如果你要賴以獲利。
3.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文字有感動人的力量,就開始注意參加各種徵文比賽。
4.請切記,創作要以感動人、啟發人為出發點,如果完全以金錢為最高目標,一定事與願違,因為現在創作的人口已很多,不一定是中文系的專利。
待續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