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畫作組-李商隱詩作賞析

李商隱之詩雖晦澀難解,但還是有其韻味之存在,而能引起後人對他的興趣,

以下是李商隱的詩分早期、中期、晚期的賞析。

ㄧ、早期詩作賞析

A《寄令狐郎中》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並相如。

<賞析>

本詩道盡了詩人與其友人相互思念及彼此關懷之意,集故交情誼和感念情懷融匯一體,內涵極其豐富,情感凝鍊含蓄,第三句以「休問」領起更是含有難以言盡,欲語還休的情懷,餘意不盡。

B《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賞析>

全詩以「別」領起,並引經據典以東風、春蠶、蠟燭、青鳥等寄託自己感情的依歸,尤以春蠶懷絲,蠟炬垂淚的雙關法將情感推至極至,把離別愛情的感傷以具體實物表現出來,當中蘊含癡迷苦戀情韻,更是無可復加。

二、中期詩作賞析

A《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府鼠成滋味,猜一鵷雛竟未休。

<賞析>

這 首詩筆力健舉、風骨清峻、結構嚴謹,而語句靈活變化,特別在用典方面。由於賈誼、王粲身世遭遇與作者很相似,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賈誼垂涕、王粲遠遊,比 擬自己的遭遇,使一位奮發有為又遭壓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躍然紙上。作者心情本無法用片隻字表達出來,現在借助莊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達,還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 神狀態。充分發揮了典故的功能。

B《花下醉》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成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賞析>

本詩為抒寫尋花的陶醉心理,以「醉流霞」明喻為甘酒所醉,又暗喻為艷花所醉。而究竟是因迷花而醉呢?還是因醉醺後而感到花的嬌豔,卻也很難說清楚。整首詩從「尋」到「醉」的過程傳神的描寫出詩人處於花下人醉心也醉的情景;並把握最後時光欣賞眼前美景。因為,在天亮酒醒之際,這般迷濛混沌的景色,可能就消失於無形了。

三、晚期詩作賞析

A《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賞析>

起聯寫聆錦瑟之繁絃,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頷聯用《莊子》典故,隱約包涵著美好而虛緲的的夢境。錦瑟繁絃,哀音怨曲,引發詩人無限悲哀。頸聯寫陰陽冷暖,明珠美玉,境界雖殊,悵憾則一。用藍田日暖與滄海月明做出對仗,造成異樣強烈的對比。尾聯收束全篇,「此情」與「華年」呼應,短短兩句卻表出層層曲折,說明悵惘的苦痛心情。

B《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賞析>

李商隱生在晚唐,歷經許多動亂與興衰,就像一枚落日,歷經如日中天的年代,最後走向日暮沉隱的孤寂和沒落;末二句的感慨也如人的一生,在青、壯年時打拼奮鬥,年老時收穫甜美的果實,然而卻也白髮蒼蒼來日無多了。從詩中彷彿看到詩人對著天邊幾抹雲彩、滿天綺麗,發出無限情思與感嘆……



李商隱的詩往往是自己內在心靈情感經驗的提昇,通過高度的藝術技巧,將那種抽象的感受直接渲染到讀者心中。

李 商隱的詩優點在於當你在不同的時間、用不同的心境去看其詩句,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我們不懂李商隱在詩句中究竟要傳達何種意思、心情,但我們卻可以很自 然的將現在的心境投射入李商隱的詩句當中,使之讀來彷彿心靈相契。詩句本來就是用來抒發胸臆、排解心情的,當我們看詩若淪為一種固定意象式的解讀,有時不 免缺乏了那麼一種沉醉在詩句間的自我徜徉。用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心境來解讀詩句,也許是賞玩李商隱詩最好的方法。

在藝術手法上,最為突出 成功的,則非「工於比興,妙於象徵,巧於用典」的卓越表現而莫屬。他以婉曲見義的成功方法,將詩歌藝術推至化工的境地。在藝術表現上努力追求婉曲含蓄,沉 博艷麗,李商隱在詩歌上的高度成就,被視為是 使唐詩藝術發展臻於完美極致的鮮明標幟。這種特有的藝術風格,使其詩歌在唐代詩歌發展史上能獨樹一幟,自成流派。



參考書目
《唐詩欣賞 李商隱》 高明著

《唐詩鑑賞》 劉學鍇著

1 則留言:

  1. 看似熱鬧其實空洞因為沒有你自己的質疑或想法在其中
    1.作家為何孤獨
    2.為何一定要碰觸政治 讓自己身陷苦境 這樣還算夠聰明才智嗎
    3.妳為何要以李商隱為對象 最被感動或是最不欣賞的地方等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