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戲劇組---陸游 (初步討論)

組員:共四人,蕭文樺、王柏豫、盧柏昌、陳煜昇

討論時間::2010. 2/6下午2:00~3:00

討論方式:線上會議

討論主題:陸游初步探討

紀錄者:陳煜昇



會議內容:



本組嘗試先以陸游之所以為愛國詩人相關背景與其感情世界為經初步切入,後佐以其代表創作加以賞析為緯更進一步闡釋歸納陸游生平心境之特色。因此柏豫先提出以閱讀市面上陸游詩集來建立對陸游初步的概念,畢竟陸游最大特色為詩作高達9300多首,可見陸游透過詩作來抒發胸懷的比率極高,而詩集又可作重點式的掃描,可為既精準又紮實地貼近陸游內心。而有關重點式閱讀,文樺與柏昌並建議每人每天都多少專攻不同人生時期的詩集,可從累積日日殘微意象不斷拼湊出對陸游整體的文感與概念,而再與文獻資料作統合。這比起以大部分參讀考獻研究資料作法或許會更快進入狀況。






生平討論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為現留詩作最多的詩人歸類於寫作抒發型作家。因此我們已明白須把焦點擺在作品賞析,而不只是一些人聞軼事的考古。而出身於仕宦家族,襁褓中因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而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宋朝積弱不振屢遭侵略的打擊,自幼便立志從戎救國。而封建家庭對其不僅有良好之文化薰陶的影響,然而最重大的衝擊莫過是其婚姻。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縭,可謂鶼鰈情深。然而太沉醉與兩人世界中而暫置功名使其母大為不滿,多次責令唐氏應以丈夫前途為重。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最終威嚴而專橫的陸母以「老身與之同盡」迫使陸游將唐婉休棄。後唐婉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為妻。收起怨幽重理科舉課業,經三年,陸游27歲離鄉隻身前往臨安「鎖廳試」,以紮實經學與橫溢文思薦為魁首。次年參加禮試,因名次居秦檜之孫之前而被黜。其後仕途起伏,於孝宗進士時更因「例說張浚用兵」之罪遭免職。我們認為至此其心境應以至最苦悶,畢竟不但有一般文人的貶謫之嘆還加復感情之慟。直至乾道八年至幕中襄理軍務之生活使其衿胸為之一開,也因此創作很多愛國詩作。現存約2400首。但朝廷腐敗並無法使其伸展復國壯志而只求苟安。直至范成大邀其近幕僚,壯志未酬下常有放縱之舉,也因此自號「醉翁」。其後又歷多次升降官職。至光宗紹熙之後二十餘年告老還鄉。晚年時仍向朝廷提出抗敵用武主張但始終遭非議,最後以其國土未復之遺憾與世長辭,享年86歲。綜觀其一生,大略為國與為情的曲折不斷,還摻了一些封建家庭下的心路糾葛。




參考文獻: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著

1 則留言:

  1. A+眾生徒快快來觀摩 好一個 累積日日殘微意象拼湊出整體圖像
    這就對了 就像拼圖遊戲完全正確 想像我們曾拼湊毛澤東圖像
    而大陸拼湊台灣同胞圖像
    要三十歲以前的陸游先要從中年以後的他開始往前推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