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陶淵明初稿

朝代:晉宋易代的動盪時代,是政治黑暗、階級矛盾、民族尖銳的時代。青少前時期有過雄心壯志,後來同當代的黑暗現實接觸,使他的思想了變化

作品:個性分明,理想高遠,描寫真實的生活與情感勝於藝術的鮮豔形象


出生:曾祖父陶侃做過大司馬,祖與父都做過太守.......,照理說他的家世應該是有財有勢的,但到了他卻是很貧窮,他是窮困過一生的,但他不是會貪富貴利祿的人。他的祖先均是品格高潔的人,對於陶淵明也很有影響。三十四歲辭去彭澤令而退居山林



隱居:對時代的環境不滿,既無力撥亂反正也不願同流合污,逼得他不得不另找寄託生命的天地



作品風格:思想複雜,參雜儒與道的思想,有嚴正律己的儒家精神亦愛慕老莊清境逍遙的境界。
沒有駢詞儷句的習氣而返於自然平凡,也不對仙人歌頌,而是進入農家樸實的生活。




三十歲以前他是個為社會服役為飢寒奔走的小官,對人生沒有達到決定的階段。
後期是辭官以後,藝術價值也高,寫盡了他生活與心情的寫照,思想已經過了與社會現實痛苦的經驗,
具有消極的反抗意識。

此人後其瀟灑過著隱居生活,想必氣質不凡卻也放蕩不羈,是因為在乎的太多而選擇瀟瀟灑灑。
對面貌大概也不拘小節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