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不一樣的作品風格-- 左傳

春秋左傳
有人認為左傳不是左丘明所作
那是因為風格,方式相差甚異
所記載之重點也有所不同
到底一個作家可以有幾種不一樣的風格呢?

要了解左傳,首先我們要先知道特本書的目地是甚麼?
這部書跟春秋有很大的關係喔!

《春秋》是我國現存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
春秋”本來是春秋時代各國史書的通稱,那時不少諸侯國都有自己按年代記錄下的國史。到戰國末年,各國史書先後失傳,只有魯國的《春秋》傳了下來。它雖然用了魯國的紀年,卻記錄了各國的事,實際上它是一部通史。

《春秋》的作者是魯國歷代的史官,後來經過孔子編輯、修訂。
它的記事年代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 481)為止,一共二百四十二年。它的取材範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舊聞。後來,儒家學者把《春秋》尊為“經”,列入“五經”當中,稱為《春秋經》。

流傳到現在的《春秋》有三種,即《左傳》、《公羊傳》和 谷梁傳》,
漢代學者認為它們都是講解《春秋》的著作。
這三傳的內容大體相同,
最主要的差異是《左傳》用秦以前的古文寫成;公羊傳》和《谷梁傳》則用漢代的今文寫成。

在“講解”《春秋》的三傳中,《左傳》被認為較重要,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一部與《春秋》有關的、相對獨立的史書。《左傳》 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左傳》全書約十八萬字,按照魯國從隱公到哀公一共十二個國君 的順序,記載了春秋時代二百五十四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軍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實,內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作者在記述史實的同時,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觀點。理想和 情感態度,記事寫人具有相當的藝術性,運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學手法,尤其是寫戰爭和外交辭令,成為全書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因此,《左傳》不僅是一部傑出的編年史著作,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 散文著作。

有關《左傳》的作者,至今仍然沒有一致的看法。
唐代以前,人們大多相信作者是與孔子同時的魯國史官左丘明。但是這一說法存在很多矛盾,唐以後不斷有人提出懷疑,有人認為作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史學家,也有人認為作者不止一人。不過,大多數人 認為,《左傳》的編定成書是在戰國初年。

1 則留言:

  1. 0k請寫成一篇完整的作家故事含:生平〈你可以擁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因為作者生平十分模糊〉、主要事跡、你的看法等
    加油

    回覆刪除